1. 首页 > 最美珠宝 >

石鼓文瑰宝的隐匿之所

石鼓文,中国现存最早的大篆刻石,素有“篆刻鼻祖”之称,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它的原石至今仍安然地藏匿在历史的深处,吸引着后世无数探求的目光。

石鼓文瑰宝的隐匿之所石鼓文瑰宝的隐匿之所


石鼓的原石自唐朝以来便销声匿迹,史书中仅记载了其曾藏于长安石刻博物馆。自此,石鼓文原石的踪迹便成了千古谜团。清末,学者章太炎对石鼓文进行了深入研究,认为原石可能隐藏在陕西省礼泉县云阳寺。

1976年,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云阳寺附近发现了数块散落的石块,经鉴定确认正是石鼓文原石的碎片。1981年,工作人员在云阳寺后院发掘出一座石窟,里面摆放着十二个石鼓原石,终于揭开了石鼓文原石藏在何处的谜底。

云阳寺石窟位于云阳寺后院西侧,依山而建,其内有两眼山泉,环境清幽。石窟深约5米,宽约3米,高约2米,洞口用木质门封锁。十二个石鼓原石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石窟内,风化严重,石面坑洼不平。

石鼓文原石的发现,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字、书法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原石上清晰可见的大篆文字,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。同时,石窟本身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,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存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83608411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联系我们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